人物
时段
朝代

詔令奏議類
編年類
別史類
地理類
史評類
目錄類
正史類
政書類
雜史類
傳記類
省奏叹息愈褒贵焉
章帝性宽仁而亲亲之恩笃故叔父济南中山二王每
数入朝特加恩宠及诸昆弟并留京师不遣就国 尚书
宋意
以为人臣有节不宜踰礼过恩乃上疏谏曰陛下 (第 7b 页)
斩首获生计功受赏如常科
章和二年鲜卑击破北匈奴而南单于乘此请兵北伐
因欲还归旧庭时窦太后临朝议欲从之 尚书宋意

疏曰夫北敌之隔远中国幽处北极界以沙漠简贱礼 (第 26b 页)
外戚奢侈)
(赏赐过制敞奏记云云袁纪在元和三年按敞/记云明公视事出入再期又言腊赐知在此时)尚书南
宋意
上疏曰陛下至孝烝烝(烝进也烝/烝进进也)恩爱隆深礼
宠诸王同之家人车入殿门(汉制太子诸王至司马/门皆 …… (第 13a 页)
于上言宜及北虏分争出兵讨伐破北成南共为一国
(北考异曰袁纪章和元年十月南单于上书求出兵破/ 成南 宋意
谏不听师未出而帝寝疾范书南匈奴传)
(事并在此年七月按单于书云孝章/皇帝圣思远虑则范书是也今从之)令 …… (第 16a 页)
(谓以南部/伐北部也)
国家之利宜可听许秉因自陈受恩分当出命效用(分/扶)
(问/翻)太后议欲从之 尚书宋意
上书曰夫戎狄简贱礼义
无有上下彊者为雄弱即屈服自汉兴以来征伐数矣
(数所/角翻)其所克获曾不补害光武 (第 17a 页)
奴未遇天时事遂无成
今幸遭天授北敌分争以夷伐夷国家之利宜可听许
秉因自陈受恩分当出命效用太后议欲从之 尚书宋
上书曰夫戎狄简贱礼义无有上下彊者为雄弱即
屈服自汉兴以来征伐数矣其所克获曾不补害光武
皇帝躬服金革之 (第 17b 页)
 就国赏赐过度仓帑为虚(太尉掾何敞奏记宋由请/敕诸王就国节省浮卖由)
 (不能用平何敞/字文高 陵人) 尚书宋意(字伯志/均族子)
上疏曰陛下隆宠
 诸王礼敬过度春秋之义诸父昆弟无所不臣所以
 尊尊卑卑彊干弱枝者也西平王羡等久磐京邑 (第 10a 页)
 就国赏赐过度仓帑为虚(太尉掾何敞奏记宋由请/敕诸王就国节省浮卖由)
 (不能用平何敞/字文高 陵人)尚书宋意(字 伯志/
均族子)上疏曰陛下隆宠
 诸王礼敬过度春秋之义诸父昆弟无所不臣所以
 尊尊卑卑彊干弱枝者也西平王羡等 …… (第 10a 页)
 (降南部者岁数十人南单于上言宜出兵讨伐破北/成南令汉家长无北念太后以示耿秉秉言可讨太)
 (后欲从之 尚书宋/意
上书谏不报)及是宪惧诛因自求击匈奴以赎
 死乃以宪为车骑将军执金吾耿秉为副发兵北伐
以邓训为护羌校尉 (第 12b 页)
 鲍昱(上党屯留/人中元时)牟融(北海安/邱人)  郭霸(永平十/一年)
 王康(永平十/二年) 杨厥(犍为武阳/人永平时)  宋意(安众人/永平时)
 崔据(京兆/人)  赵兴(下邳人以/上章帝时) 公孙松(会稽/人)
 何熙(陈国/人)  徐防( (第 16b 页)
 (之未必龙亦典乐/书曰龙作纳言)

(丁/亥)章和元年春三月护羌校尉傅育击羌败死○夏六
月司徒虞免以袁安为司徒任隗为司空质实(任隗南/阳宛人)
(光之/子)○秋鲜卑击北匈奴斩优留单于
  书法(蛮夷相攻不书此其书何受汉赏也据 宋意/
书北匈奴自书大入云中猾夏多矣于是鲜)
  (卑斩之中/国之幸也)
 护羌校尉张纡击羌斩其帅迷吾其子迷 …… (第 26b 页)
 (忠臣受赏亦应有度明公位尊任重责大忧深宜先/正已以率群下还所得赐因陈得失奏王侯就国除)

 (苑囿之禁节省浮费赈恤穷孤则恩泽下畅黎庶悦/豫矣由不能用 尚书宋意
上疏曰陛下隆宠诸王礼)
 (敬过度春秋之义诸父昆弟无所不臣所以尊尊卑/卑彊干弜枝者也西平王羡等久磐京 …… (第 28b 页)
 (损上下之序失君臣之正宜割情不/忍以义断恩发遣归藩以塞众望)集览(羡以浅反/西平王名)
 正误(西平王羡今按汉/书无音当如字读)质实 (宋意
南阳/安众人)
帝崩
 (年三十一遗诏无起寝庙一如先帝法制范晔曰魏/文帝称明帝察察章帝长者章帝素知人 …… (第 28b 页)
 (北匈奴饥乱降南部者岁数千人南单于上言宜出/兵讨伐破北成南令汉家长无北念太后以示耿秉)
 (秉言可讨太后欲从之 尚书宋意
上书曰戎狄简贱/礼义无有上下彊者为雄弱者屈服汉兴以来征伐)
 (数矣其所克获曾不补害光武皇帝因其来降 (第 30b 页)
 觟阳鸿

 侍中领骑都尉平陵贾逵景伯
 司𨽻校尉南阳 宋意伯志
 
大司农定陶张驯子㒞(以上范氏后汉书/)
 议郎临淄吴良大仪(刘氏东观汉记/)
 晋江阳太守蜀郡何随季 (第 4a 页)
 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

君子死知已提剑出燕京素骥鸣黄陌慷慨送我行
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
渐离击悲筑 宋意
唱高声萧萧哀风起淡淡寒波生
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
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 (第 2a 页)
  何 敞(扶风人汝/南太守)  赵 兴(下邳人司/𨽻校尉)
  召 驯(寿春人陈留太/守迁河南尹)王 调(河南/尹)
   宋 意(南阳人均从/子司𨽻校尉)
 鲍 德(屯留人昱子/南阳太守)
 (和/帝)张 酺(细阳人魏郡太/守迁河南尹)郑 据(司𨽻/校尉 (第 7b 页)
   刘 轶(昆子永平中/太子中庶子) 郭 躬(颍川人永/平中廷尉)
   杜 安(颍川人巴/郡太守)
  (章/帝) 宋 意(安众人举孝/廉司隶校尉)
 蔡 朗(杞人琅/琊王傅)
   郅 寿(恽子举孝/廉名臣)  戴 良(慎阳人/举明经)
   应  (第 4a 页)
  可一去槛阱其后虎东游渡江中元时山阳楚沛
  多蝗其飞至九江界者辄东西散去仕至尚书令
  执法不挠出为河内守治称第一又见名宦志
   宋意
(第 94b 页)
伯志
安众人均族子父京见儒林传举孝
  廉擢阿阳侯相徵为尚书时肃宗叔父济南中山 (第 94b 页)
 下○(臣召南/)按文如作自天下以至封君汤沐邑甚

 为不协 宋意
因下文言不领于天子之经费遂疑此
 作自天下耳又按史记平准书原文云自天子以至
 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 (第 28a 页)
 (与南康府接境星子五代杨吴镇宋升县明属南康/府德安唐蒲塘场地五代吴置县曰德安明属九江)
 (府今并/因之)
秋八月置东西卫军
 (帝欲宿兵近地为左右辅刘大夏言保定设都司统/五卫祖 宋意
当亦如此请遣操军万人为西卫纳京)
 (东兵密云蓟州为东卫报可中官监京营者恚失兵/揭飞语宫门帝以示大夏 (第 35a 页)
 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渐离击筑宋如意和
 之(按国策史记俱无宋如意事唯陶渊明咏/荆轲诗云渐离击悲筑 宋意
唱高声用之)为壮声
 士发皆冲冠为哀声士皆流涕疑于此也余按遗传 (第 10a 页)
  就国
建武六年始遣列侯就国(纪/)
肃宗性宽仁而亲亲之恩笃故叔父济南中山二王每
数入朝特加恩宠及诸昆弟并留京师不遣就国 宋意
以为人臣有节不宜踰礼过恩乃上疏諌曰陛下至孝 …… (第 12b 页)
腴风气平调道路夷近朝聘有期行来不难且割情
不忍以义断恩发遣康焉各归蕃国令羡等速就便时
以塞众望帝纳之 (宋意/
传)
和帝即位陈王羡彭城王恭乐成王党下邳王衍梁王 (第 13b 页)
许之 尚书宋意
上疏曰匈奴处北极介以沙漠简贱礼
仪衣食殊俗此乃天生别种也自汉兴以来数发兵攻
之所得辄不足以偿所失 (第 18a 页)
歌为变徵之声(地形训云变徵为商/盖悲音补曰应劭云)
(筑似琴而大头安弦以竹击之故名按刘子云荆轲如/秦 宋意
击筑文选高渐离击筑荆轲歌宋如意和之)
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
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 (第 57b 页)
   宗庙之乐 筑
刺客传燕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既发太子及宾客知
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
击筑荆轲和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淮南子云
荆轲西刺秦王高渐离 宋意
为击筑而歌于易水之上
闻者莫不瞑目裂眦发植穿冠因以此声为乐而入宗
庙许慎注筑曲十二弦 (第 14b 页)
  右诸儒传欧阳尚书

宋京      宋意(京子/)
   牟融
贾逵     张驯
  右诸儒传大夏侯尚书
王良
  右传小夏侯尚书
杜林     卫 (第 3b 页)